企业新闻
沈宇科技 > 最新资讯 > 当前位置
该如何维护自身的隐私权益

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,天眼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与图像识别技术融合的产物,正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。从城市街头巷尾密布的监控摄像头,到机场、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的安防系统,天眼识别技术以其强大的信息捕捉与分析能力,为社会治理与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。然而,这项技术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,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个人隐私权益的担忧。​
从积极方面来看,天眼识别技术在维护公共安全和提升社会治理效率上成绩斐然。在打击犯罪领域,其应用成效显著。例如在乌镇景区,人脸识别监控探头成功识别并定位河北籍逃犯李某,使其在进入景区时便被警方迅速抓获。在交通管理方面,该技术能实时监测道路上的车辆与行人,精准识别闯红灯、违规变道、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。贵阳交警云岩区分局就曾依靠大数据警报,通过天眼系统精准识别出无证驾驶人员伍某某。在城市治理层面,龙华区城市治理智能视觉系统基于 12800 路视频,已实现国家公布的 65 类社会治理场景中 25 类场景的识别,识别准确率达 80% 以上,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与智能化水平。​
但不可忽视的是,天眼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个人隐私权益构成了潜在威胁。大量的监控摄像头持续收集着人们的面部特征、行为轨迹等敏感信息。这些信息一旦被不当获取或滥用,后果不堪设想。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在公共区域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记录与分析,个人行为模式、生活习惯等隐私信息面临泄露风险。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技术漏洞或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这些数据,用于精准诈骗、身份盗用等违法活动。​
面对天眼识别技术带来的隐私挑战,我们需从多方面维护自身的隐私权益。法律层面,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规定天眼识别技术在数据收集、存储、使用和共享等环节的规范与界限,对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制定严厉的惩处措施。同时,加强对相关技术应用的监管力度,确保企业和机构依法依规使用该技术。技术层面,研发者应致力于提升技术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性能,如采用加密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与传输,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;运用匿名化技术,在不影响技术功能发挥的前提下,对个人敏感信息进行匿名处理。个人层面,公众要增强隐私保护意识。在日常生活中,谨慎对待公共场所的摄像头,了解自身在这些场景下的隐私权利;不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或平台上填写个人敏感信息,避免隐私泄露。此外,在使用各类涉及个人信息收集的服务时,仔细阅读隐私政策,明确知晓个人信息的使用方式与范围,对不合理的信息收集要求予以拒绝。​
天眼识别技术的应用具有两面性,我们应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,高度重视并切实维护好个人隐私权益,通过多方努力,实现技术发展与隐私保护的平衡 。